1.即時采購。即時采購是一種先進的采購模式或商品調達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以恰當的數量、恰當的質量從上游廠商向企業提供恰當的產品。它是從平準化生產發展而來的,是為了消除庫存和不必要的浪費而進行持續性改進的結果。平準化生產是為了及時對應市場變化而組織的一種以小批量、多品種為生產特點的敏捷作業管理體制,其特點表現為:在生產方式上,在生產線上同時加工由多個品種組成的生產批量;在生產計劃上,以天為單位制定每個品種的生產計劃,而且允許生產計劃的隨時變更;在生產工程上,各種零部件被放置在生產線旁的規定位置,不同的零部件以小批量的方式混合裝載搬運。顯然,平準化生產的一個重要之處在于物料或上端產品的采購必須是即時化的,亦即采購部門根據生產經營的情況形成訂單時,供應商立刻著手準備作業,與此同時,在詳細采購計劃編制的過程中,生產部門開始調整生產線,做到敏捷生產,在訂單交給供應商的時候,上游廠商以最短的時間將最優的產品交付給用戶。所以,即時采購是整個即時制生產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要做到即時采購,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如何確立與上游供應商的關系。在傳統的采購活動中,企業與供應商只是一種簡單的買賣關系,所以,供應商的數量也較多。而在即時采購條件下,由于要求供應商的經營行為能充分對應下游企業的平準化生產,做到同步工程,一方面只有建立穩固的長期交易關系,才能保證質量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只有強化、指導對供應商作業系統的管理,才能逐步降低采購成本。因此,在即時采購條件下,企業是與少數供應商結成固定關系,甚至是單源供應。但是,在實際運作中,為了防止因為單源供應而產生競爭力弱化,或因意外原因產生生產停滯,一般都是采用數個供應商作為采購源,以加強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和能力的不斷提高。除了通過供應商的選擇來實現即時采購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對供應商實行有效的評價。通常在即時采購中企業對供應商績效的監控是通過供應商行為能力的劃分來實施的,而這種能力已不僅僅是合約的履行能力(表現為質量、交貨期等外在要素),還包括為使即時生產順利而擁有的工程設計能力(即及時按照企業的設計圖紙靈活組織作業生產的能力)、價值工程能力(即在企業設計的基礎上改善設計、降低成本的能力)和部件設計的創發能力。以上三種能力是一個能力不斷發展、提高的序列,也是企業決定供應商地位的參考基礎。
2.即時銷售。對于生產企業而言,物流管理的另一個重要機能就是銷售物流。在構筑企業自身的物流系統、確立即時銷售過程中,生產企業與零售企業出現了不同的發展趨勢。對于生產企業而言,推行即時銷售一個最明顯的措施是實行廠商物流中心的集約化,即將原來分散在各分公司或中小型物流中心的庫存集中到大型物流中心,通過數字化備貨(DIgital Packing)或計算機等現代技術實現進貨、保管、在庫管理、發貨管理等等物流活動的效率化、省力化和智能化,原來的中小批發商或銷售部以轉為廠商銷售公司的形式專職從事銷售促進、零售支持或訂貨等商流業務,從而提高銷售對市場的反應能力以及對生產的促進作用;而在零售企業當中,物流中心有分散化、個性化發展的趨勢,即物流系統的設立應充分對應一定商圈內店鋪運營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提高商品配送、流通加工的效率,減少銷售中的損失,同時也使物流服務的速度迅速提高。當然,還應當看到的是,即時銷售體制的建立除了通常所說的物流系統的構建外,信息系統的構筑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很多企業一方面通過現代信息系統提高企業內部的銷售物流效率(如 POS系統、數字庫存管理系統等);另一方面,也積極利用EOS、EDI等在生產企業與批發企業或零售企業之間實現訂、發貨自動化,真正做到銷售的在線化、正確化和即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