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小物流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降低運價,導致整個運輸市場低迷,運價低于成本,很多企業只能靠超載來維持生存。專家指出,隨著中小物流企業逐漸開始重視信息化建設的今天,這種情況雖然有所改善,但還有不少企業也僅僅停留在基礎信息化建設的階段。
據了解,我市不少中小物流企業普遍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即使有一定的戰略規劃,也沒有執行或者執行效果不佳。據統計,有80%的中小物流企業沒有制定完整的戰略規劃,而在制定完整戰略規劃的企業中,僅有一半以上能夠按照規劃有步驟的執行,其余的或是在領導人的指示下才能執行或是執行起來步履艱難。
信息化水平偏低直接制約了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也影響了企業的業務開展。目前中小物流企業中,普遍沒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只有少量的企業擁有信息管理系統,并且也僅限于針對財務管理系統、企業資源計劃、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建立內部網以及企業的網站和網頁等方面。而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業基本沒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平臺,平時的通訊與聯系主要是電話(包括移動電話)與傳真機,這不僅準確率低、及時性差,而且出錯率高。
建設適合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平臺需要很大的投資,而且回報周期很長,這也是中小物流企業一般不愿意在信息化方面投資的一個原因;另外,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以及信息化所帶來的新管理模式與中小物流企業現有管理模式的沖突也都成為阻礙中小企業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大物流企業信息化亟待加強
越來越多的跨國物流公司,如TNT、UPS、馬士基等跨國物流企業以先進的物流信息網絡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占據中國的物流市場。與此相比,我市大型物流企業雖擁有地域優勢,但也存在著信息化水平落后、人工重復操作、人力資源內耗等一系列問題。為實現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提高企業運作效率、降低成本,參與國際競爭,國內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也刻不容緩,大型物流企業需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進行物流信息系統的規劃建設。
業內人士分析,由于各大型物流企業各分支機構信息系統的不統一,可造成企業資源無法共享、客戶管理混亂、信息無法互通、管理思想無法貫徹、企業的對外形象不規范等等弊端,使得大型物流企業的網絡效益、規模效益無法發揮。
吉聯科技的徐剛說,大型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用一體化的考慮方式,為企業建立一個信息共享的集中式信息平臺,通過信息系統統一企業的規范,實時采集業務和財務數據,加強對網絡的監控力度,實現透明化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
此外,在企業已經建立了統一的信息平臺后,就需要考慮如何降低客戶服務成本,提高客戶服務質量,提高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所以此時需要建立一個面向上下游客戶的服務平臺。
為了更緊密的捆綁企業與客戶的關系,更大程度的縮短企業與客戶的距離,大型物流企業在擁有客戶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必須建立自己通用的EDI平臺,以滿足各種類型的客戶對企業信息的需求,其中包括船公司、海關、拖車、堆場、倉庫、代理、合作伙伴等等。
物流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核心客戶。在系統穩定運行了一定時間后,如何利用現有數據,挖掘出企業20%的核心客戶和核心客戶的業務波動情況,如何利用現有的業務和財務數據分析出企業的管理能力、經營狀況、資金狀況等情況,成為企業突破自身瓶頸的關鍵。
物流企業向客戶提供服務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利潤。為此,有必要利用系統中的歷史數據、正在發生的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收益分析,以便找到真正的利潤來源,提供有針對性的、更有價值的服務,發現可能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