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初,被炮火損毀的走馬樓旁的甘長順面館,甘長順右側是童廣興檳榔店。
瀏陽河臨時浮橋
一位普通的長沙海關關員(帽子上的英文標識為海關)。
長沙東山鎮碼頭一景。
搶修軍政設施的中國軍人。
趕馬的中國軍人。
長沙公路上挑著郵件的中國郵政運輸者。他們眼睛充滿樂觀的神情。
湘江上逃難的人群。
文/任大猛 陳先樞 供圖/于鵬遠
美國記者哈里森·福爾曼有現代“馬可·波羅”之稱。1942年,即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他用新聞記者的眼光,拍攝下戰時英勇悲壯而偉大的長沙。在他的鏡頭下,我們看到廢墟中的甘長順面館,看到逃難的難民,看到長沙人民在艱難困苦中樂觀的精神和不屈的脊梁。